[心得] 我需要諮商嗎?-如何挑選/判斷這是適合我的心理師 ;講者:陳儒樺(111.10.12)

【特優 / 設計所碩一 徐荷淨

         由於進入研究所感受到即將來臨的課業壓力,不確定未來是否需要諮商資源,偶然在公布欄看到海報就來參加了。講座一開始講師就提到選心理師是非常個人化的事情,可以從身份、場域、需求等方式做選擇,了解到能開藥的只有精神科醫師,並做症狀改善,而諮商心理師探討泛生活議題。坊間許多心理成長、自我探索中心等沒有證照的單位需要小心判斷,因為有證照才能受法令保護,不然上萬元的花費只會是消費糾紛。

 當憂鬰與焦慮太超出範圍,若想控制這個狀態就能找心理師幫助。講師提到了「中二原則」,在前幾次的對談,感受上說話比例各是50%,更好的是自己說更多。心理師從對話中更加了解個案,某種程度再幫個案把心裡的話說出來,達成良好的雙向互動。同時心理師只能改變對談的人,沒辦法改變個案想改變的對象。

 講座中也很務實地分享一些知識,讓我對於這個職業有更多理解,原來不會提供正確價值觀、也不一定能直接獲得解決辦法;不是搭直升機營救你、而是陪你走出這個心靈迷宮。正由於物質快速的發展,心靈尚未跟上,龐大的壓力與社會期待造成了過多的壓力,而心理師提供了陪伴你向內探索的服務。

 結尾的部分最令我感動的是原來求助、尋求幫助也是種能力。別總說想太多才會有壓力,更是因為在乎世界才有煩惱。當限縮到只能用意志力苦撐,那眼前的路會逐漸崩解。要如何判斷該去找心理師呢?去談就知道了,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請記得「相信你的感覺」。因為用力生活,才會有許多體悟,因為用力衝撞過,才能在挑戰與苦難逐漸理解自己、肯定自己。


【優選 / 設計系三年級 楊珈綺

   人們面對生理上的病痛,往往都會很直觀的尋求幫助:無論是到醫院及診所進行診療,或是去藥局購入成藥服用,都能很迅速地面對並解決身體的需要。但說到心理上的疾病時,我們可能會因為醫療認知不足、解決管道模糊,而對自身的情緒保持懷疑而不願去解決,造成不必要的遺憾。要改善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了解「心理治療」與「心理諮商」下手。

    這次的講座主題是:我們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心理師。過程中講述了許多關於判斷和抉擇的要點。首先介紹了各種治療人員的差異:像是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及諮商心理師,不同的解決需求可以尋找各自的治療方式。關於心理治療與諮商,講師一開頭就告訴我們:「面對心理師,請相信自己的感覺!」。市面上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的管道並不少,而診所宣傳、專業執照與收費價格等相關資訊,皆能幫助我們選到有保障的心理師!而進行治療後,自身感受是選擇心理師很大的關鍵。若一個心理師很符合自己的經濟及交通需求,卻在諮詢中感受總是不對,我會告訴我自己千萬不能忽略這件事。診療時要評估到自己的感受,才能挑選到最合適的心理師!

    面對不熟悉的治療方式,我們可以從很多角度去了解它:書籍、網站、專業人士或校園講座等等。聽聽不同領域的知識,看看各種來源的消息,或許都能幫助到自己及身邊的所有人。一場講座的結束,正是幫助人們接觸心理諮商及治療的開始。有需要的朋友們,鼓起勇氣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心理師吧!


【優選 / 材料系四年級 王鈺淩

    這次來聽通識中心舉辦的講座,主題是告訴我們如何挑選並且判斷遇到的是一位適合自己的心理師。講師在過程中先是和我們介紹了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的差別,讓我們知道當自己遇到心理上的問題想要改善時,應該尋求哪方面的協助。同時也向我們介紹了不同類型的諮商,在不同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分成個別諮商和團體諮商兩個類別來進行。當我們找好了一位諮商師或心理師,進入諮商的階段後,我們該如何判斷這次諮商的過程是否有效或是正常,是非常重要的。在經過幾次的諮商後,如果在過程中我們經常覺得聽不懂諮商師或心理師想要表達的,那這個過程其實就是無效的溝通,或許我們可以選擇調整我們的諮商安排,而不是對方講的自己都聽不懂,代表對方非常專業講的很深奧。

    內容中最讓我覺得印象深刻的,是講師告訴我們,諮商師不會指導患者應該如何做,或是干預患者的決定,而是應該從旁引導緩解我們的情緒。我覺得這個觀念應該非常顛覆大家的認知,因為在遇到困境尋求協助時,確實很容易被對方主導,更何況當對方又具有心理師或諮商師的身分,因此我們在過程中應該更加注意。此外,遇到任何心理上的問題,感到難過不適,都是很正常的,不用擔心異樣的眼光,在覺得無法自己解決的時候,適時的尋求協助,是很正常且正確的。這次的講座讓我受益良多,無論是將來自己遇到問題,或是身邊的朋友有需要,都可有很大的幫助!!!


【佳作 / 建築系二年級 陳琮軒

        在社會競爭激烈的時代,人類心靈上的壓力已經難以自我消化,因此誕生了心理師的角色予以抒被造成的緩痛苦與憤怒。但人類最不可被機器取代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默契感覺,可推論心理師也像交朋友,並非每位都適合自己。在聆聽這場演講前,有諮商洽談不合的經驗,那時候覺得心理師很無用反而還會增加自己的焦慮,因此中途就暫停諮商;但經過講者的解釋而知道心理師面臨的困境,因為要避免許多事後問題,所以當下需要保持中立而看似冷酷地回應;講著甚至直接強調不要再認為心理師有讀心術,沒有跟他們講過的事情他們並不會知道,他們只能單就我們透漏的訊息中去推測,如果不願意信任諮商師而沒有透漏完整的訊息他們也無從給予協助。透過這場演講,讓我更懂得要如何正確面對諮商輔導,要用怎樣的方式才可以更有效率的與諮商師有良好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