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Mixer 混合者|駐校藝術家暨初階藝術跨域創作夜間戶外投影展演

『我們都是混合者,是時代衍生的複雜物種』

數位時代,資訊快速繁雜且無國界的流通,各種知識與技能更容易透過網路迅速學習,人們除了朝向單一發展之外有了另外的可能性。斜槓的現象標示著大部分的人在日常中、有形無形之間都可能擁有多重身份,是工程師、是音樂人、是設計師、是影像創作者等。

以《Mixer 混合者》總結本次「初階藝術跨域創作」通識課程,來自各個科系的學生在此交錯碰撞,吸收不同專業創作者的分享經歷,混融成自己的創作血肉,再深入自我探索與對外連結之間,交織而成的一場演出。期待與您分享。


{光影展資訊}

活動名稱:Mixer 混合者
演出地點: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國際大樓前廣場
演出時間:2024/5/24 18:30觀眾入場 19:00表演正式開始
演出場次:19:00、20:00、21:00

--

{成果展資訊}
成果展地點: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際大樓1樓臺科藝廊
成果展時間:2024/6/4(二)至6/7(五)每日10-17點,6/7到16點止
開幕茶會:2024/6/4(二) 中午12:30

--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高教深耕計畫、通識教育中心|城南學院

  協辦單位: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作品名稱與創作者:

     <混Mixer> 陳宣名、黃瑞民、謝知穎、陳沛元

     <破繭成花 Renaissance> 陳郁文、張崇真、劉士涵、羅承甲、游婷琄

     <附點音符 Dotted Notes> 王琮瑋、白于萱、陳治翰、戴偉倫、曾子洋林莛峪

     <Colorful> 鄧逸嫺、劉柏劭、JIN WOOJUN、蔡孟庭、陳繹棋

     < Inside and Out> 莊尹韋、陳國仁、歐謹瑄、詹靖浩、李洋


{創作歷程說明}

由兩位創作者陳宣名/黃瑞民與林宜珍老師共同開設臺灣科技大學通識課程『初階藝術跨域創作』,與來自各個科系的學生經由三個階段發展屬於同學自己的作品。

第一階段先概略的理解各類作品案例以及創作時可操作的工具。邀請了科技藝術家蔡奇宏、黃子祐/舞蹈家謝知穎/音樂家陳沛元/導演方豪共五位講者,傳遞資訊與技術,以及各自的創作體驗。第二階段針對本次的主題『混合者』,開始與同學發展作品與討論。第三階段則是綜合前面的累積,開始執行出各組的完整作品。

除上述進行創作的主線外,學生也組建了展演工作執行團隊,分別以專案組/宣傳組/記錄組/活動組/展覽組的編制同步進行籌備,讓同學們體會身為創作者的同時,為了落實作品呈現之外,也有諸多真實會發生的執行面需要去克服。

在2024/5/24我們將有個夜間的展演呈現,以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校門口為演出場域,由陳宣名與黃瑞民結合另外兩位創作者謝知穎與陳沛元共同創作的『混』作為開場作品,接續是四組同學的演出發表,與全校同學共同分享這堂課程的成果。

除此之外,於2024/06/4~6/7在臺科藝廊也會有本學期的展覽總結呈現,分享同學在創作與執行中的過程。


{作品簡介}

<混Mixer> 駐校藝術家:
藝術家|陳宣名 / 黃瑞民
共演創作|音樂陳沛元 / 舞蹈謝知穎

『我們都是混合者,是時代衍生的複雜物種』

每次的合體所產生的火花都是未知的,我們與音樂家沛元和舞蹈家知穎多次合作下,在此次以「混」為主軸,音樂及舞蹈各自對於混的想像獨立發展,藉由視覺的揉捏混合,將其液化/攪/和/翻騰⋯多重再製與定義。

 

 <破繭成花 Renaissance> 陳郁文、張崇真、劉士涵、羅承甲、游婷琄

我們在挫折中成長,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彩,破繭成花。

 <附點音符 Dotted Notes> 王琮瑋、白于萱、陳治翰、戴偉倫、曾子洋林莛峪

人們往往在面臨選擇時猶豫不決,如同音符後跟著的附點--穩定的節奏中,卡在兩個音符中間的延長音。也許,讓屬於「現在」的這顆音符再延遲一會,再一會... 我們就能鼓起那份面對未來的勇氣。

<Colorful> 鄧逸嫺、劉柏劭、JIN WOOJUN、蔡孟庭、陳繹棋

「燈光綻放,情緒共鳴」燈光,城市的心跳,生活的繽紛多彩。從大樓燈光中散發出的情緒與故事,以抽象的視覺表現方式展現其深度與豐富性。這是對城市生活的獨特解讀;是對生活情緒的描繪。進入這個由燈光與影像組成的夢幻之地,感受被忽視卻無處不在的情緒。

< Inside and Out> 莊尹韋、陳國仁、歐謹瑄、詹靖浩、李洋

在這棟大樓中,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你看著窗內的人,窗內的人也在看著你。


{「 駐校藝術家計畫」與「初階跨域藝術創作」通識課程背景說明}

有鑒於本校素以科學研究與技術發展為重要目標,為兼顧師生專業領域與平衡人文藝術素養之需要,通識教育中心賡續辦理駐校藝術家活動,提出創新企劃,規劃以「科技藝術」為112學年度駐校藝術家計畫辦理內涵主軸,邀請國內從事科技沈浸式展演藝術家展開跨域合作,以開設學期課程模式,帶動師生教學合創。

為呈現成果、擴大效益,規劃舉辦駐校藝術家師生期末演出與展覽,推廣科技與藝術的結合,拓展師生藝術視野。同時藉由公開展演藝術活動,邀集周遭各級學校、社區團體參與交流互動,展現大學社會責任,提升社會大眾對本校發展的關注。


成果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