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6.11(五) STEAM 教師社群研習
講題:暨大水沙連學院的推動經驗
講者:張力亞副教授
本次教師社群邀請到國立暨南大學水沙連人社中心協力治理組組長-張力亞,分享暨大水沙連地方創生的發展歷程,借鏡經驗推動城南學。
重點節錄
暨大2010年開始對通識有新的想像,著手推動特色課程。「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之於水沙連學院,在推動地方創生與地方參與扮演重要角色。校務發展也以深耕水沙連作為主軸,結合永續發展與大學社會責任,於111年獲得國家永續發展獎。此殊榮為921大地震後,大學能量如何協助社區、把公共資源擴散到地方的良好展現與肯定。
大學x企業x地方
思考一所大學若想作為地方社群的協力夥伴,可以在現有的資源下做那些事?在此構想之下結合國科會計畫,開始與地方討論、合作。埔里基督教醫院有專業技術、空間資源,但是沒有門路進到社區,於是與擅長社區營造的校方合作,成立「厚熊笑狗」特色咖啡廳,以長照教育推廣為主軸,串聯企業與社區組織,成功打造活絡的社輔系統。
水沙連的大學城想像
921地震後,在地產業也有了新的發展或轉型,其中收留孤苦無依老人的長青村,長期透過組合屋、地方社群共同協力推動,發展出「老有所用,夠用就好」的精神。這些天災之後從土地長出的社會韌性,為在地帶來了不一樣特色發展,這些有趣的在地特色也成為大學課堂間的教學素材,讓學生進行社會參與。
對於學生:整個大埔里都是學習場域,讓學生了解日常生活中接觸的產業意義與創新所在。
對於民間期許的回應:發揮社區大學、大學城的功能。
參與式學習環境,學生學習多元路徑
校外學習據點:
在水沙連大學城的想像下在校外建立學習據點,開始在自營或與社區共同建立的學習據點內辦理咖啡沙龍,也嘗試多元創新的互動方式,把創新知識與能量從外帶入在地。同時,把對議題有興趣的校內學生、校外人士聚集在場域中,除了讓資源公共化、發揮更大效益,也激發跨域交流與腦力激盪。
社參式課程推動:
結合體制內與體制外的能量一同打造「不一樣的通識教育課程」,開始發展社會參與式課程互動,由教師社群開始,帶動通識中心教師於校內進行授課,藉由實作參與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連學習據點的打造都結合社會參與式課程,讓老師帶領學生一同規劃打造、具體落實。
公共參與行動微型獎勵方案:
學院辦理學生公共參與行動微型獎勵方案,搭配社參式課程延續能量,在點燃學生熱情後讓他們更進一步投入地方參與行動。讓學生或社區夥伴自主組隊提出公共參與的行動方案,邀請老師以「公共性 、 自主性 、 多元性 、 互動性 、 延展性 、 創意性」幾個面相來評分。讓地方青年可以跟學生一起討論方案、執行實踐,過程中老師也擔任媒合、推展的角色。歷經兩年推動下,有學生因此受啟發,留在當地成為國發會標竿的地方創生團隊。
從實踐過程中看到,通識教育可以帶給人們深遠影響。跳脫過往培養走回都市的人才,培育能夠同時面向都市、鄉村、國際的學生,學習將不只在學校、教室,走出校門後,農村、田野、在地都是學習場域。
無邊界大學
思考大學生如何返回鄉村,針對鄉村發展的機會與挑戰構思可能性。找了非常多在地業師,讓大家認識當地各項特色文化,如族群、考古、水資源、觀光、食宿。在通識既有結構課程中,整合出學分學程,依照指引完成修課即可取得學程。
業師聘用機制:
將地方達人經由制度聘至學校開授微學分課程,讓校內校外進行對話,激發更多想像,也讓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一同激盪新的火花。
培養學生專業以外的第二專長:
在跨領域學習議題上,真正能夠跨出原有專業領域的只有通識,其他學院還是會在自己的專業上深化。透過在地參與實作,除了培養學生地方學知識,也讓學生跨出專業進行學習與實踐。
推動水沙連學院與社會實踐
通識困境與可能解方
通識面對最大的困難是:缺乏內部學院式的招生與學生經營,沒有系統性的穩固生源。目前高教體制下,學生仍以自身專業系所為優先,但仍有部分學生在自己所屬領域無法得到成就感,若有機會規劃校內招生,暨能具備生源讓計畫有人力運作,也能讓學生在跨域的學程下走出另一條路。因此,內部招生與整合將是重要的關鍵。
實體學院化,開闢一條突破通識困境的道路
要突破通識困境,找到定位、有實際貢獻與產出非常重要,藉由實體學院化來壯大自己會是一個很好的方向,清華學院、西灣學院都是優秀前例,因此推動水沙連學院,以地方來為學院命名,除了打造出與專業系所不同的特色學院,也是回應地方對於大學的期待與需求,為地方與大學情感上的連結,並且以「發展學」、「地方學」定為學院專業來開展。然而,若以地方名稱作為招生用學程,容易被質疑無法看出專業所在,因此需要轉個彎,用更靈活的方式解套。
學院實體化另一個重要性體現在招生方面,亦是大學面對少子女化的解方,除了大學部學生,幾百萬回游教育將是高教未來重點,新住民教育議題也是大學可以去思考的部分。
社會實踐,成為貢獻
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與在地組織合作成立水沙連區域合作推動委員會,定期聚會討論,扮演暨大與地方公共社群的對話,協助通識與各個學院開展USR計畫。組織教師社群發展學術研究特色、博士後人才留用,也推動國內、國外合作交流。在未來也希望成為地方社群回游教育的串聯中心,透過非單一學科化的特色學程,讓民眾更容易認識並且進一步參與。
在「全球思維在地行動」思維下,暨大已將「社會實踐的DNA」高度深度融入校務發展的治理系統,十多年的累積下,經由在地民調得知,超過9成民眾肯定暨大對於地方的貢獻。
未來期許:串聯各界通識能量,一起讓通識壯大
近年來各地學校開始推動實體化學院,開啟更多通識領域的想像,藉由更彈性、更廣博的通識教育帶出後勁與創新,但在其中,組織的穩定性也非常重要,避免交接過程產生斷層。也期許通識先進與投入通識教育的夥伴們可以串聯起來,讓資源效益得以發揮,讓通識擴大、成為聲浪,在校內校外可以得到支持。
紀錄人之個人觀察或反思筆記
網狀脈落,累積成地方學的重要結構
暨大「參與式學習環境,學生學習多元路徑」建立了網狀脈落,針對不同層次面向推出不同方案,但方案之間又有交互影響,因此每個活動執行過程中的執行與累積並非單一面向施作,而是連結多種面向,具備多元功能與意義及成效。
以打造學習據點為例。藉由社參式課程運作,帶領學生打造實體據點,先實現了課程面的成果。學習據點裡開展的沙龍、演講,串聯了大學與在地,暨是社參式課程體現,亦是促進跨域交流的良好互動平台。搭配微型計畫讓參與人員能夠發展實體行動,進行深度實踐。前述社區行動,又將創新能量導回大學,讓大學與在地之前形塑正向互動循環,交互出共榮共好的發展。
這道網狀脈絡發展之下,讓每項行動的效益互助,且都符合願景。因此,每次活動成果都能成為形塑成地方學的重要基石,長期累積後,有論述、有成果,說得出故事、看得到貢獻。
目前城南學也是針對不同層次面相開展行動,藉由課程、社群、活動連結大學與在地,其中也存在類似暨大網狀脈絡的關係鏈,但目前尚未具體。每項行動的關係鏈為何?在規劃與執行面如何讓活動間產生正向交互作用,最終讓效益互助、能量回導,暨大的經驗會是非常好的參考案例。
實體學院化:發展「學校特色」無可取代、開鑿「回游教育」注入活水
在通識、博雅教育這塊,各地大學不分排名前後紛紛創立學院,並力朝實體化。目的除了能夠串聯在地與大學,成為社會參與、情感連結的重要橋梁,在大學與在地的互動間形塑學校特色,讓大學更具難以取代的獨特性,亦是為「回游教育」開鑿河道。
生源如活水,在推動計畫、維持學院學程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動力來源,但是「生源」不只有幾十萬高中職學生,若將目光拉遠,去看到回游教育、新住民、及其他潛在可能,這些將是未來為學校注入活水的重要泉源,而這類生源,更適合透過非單一領域專業的實體化學院進行招生。因應少子化,全臺大學紛紛開始行動,力將危機化為轉機,排名靠前的大專院校短期內影響不至於太過劇烈,但在此趨勢之下,若不及早準備,在時間催化後,難以論斷一線大學是否能繼續保有優勢。
張力亞副教授分享暨大水沙連學院推動經驗
中心教師與講者交流討論
中心教師與講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