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通識抵萬金頒獎典禮

肯定通識課程價值 臺科大舉辦「通識抵萬金」頒獎典禮展現人文教育成果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於117日舉辦「114年度通識抵萬金」頒獎典禮,表揚在「通識課程心得徵稿」與「人氣通識教師票選」活動中表現優異的學生與教師。活動透過現場分享與教學回饋,呈現臺科大推動通識教育的成果,展現濃厚的人文與學習能量。

校長顏家鈺大讚「臺科大不能沒有通識教育課程,與其說是學校的綠葉,不如說是紅花般的存在。」他指出,通識教育不僅是專業學科之外的補充,更是培養理性思維與人文關懷的重要根基,他也感謝通識教育中心長期推動多元課程,協助學生在人文與社會領域中持續探索,也肯定所有投入教學與投稿活動的師生,使臺科大的學習環境更具深度與廣度。

人文社會科主任游適宏也在致詞中分享通識教育的重要性,他說:「無用之用,是為大用。很多人以為通識課只是營養學分,但它往往能在人生的轉彎處發揮最大的力量」,以此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並發現通識教育的價值與可能。

在今年的「通識課程心得徵稿」活動中,學生的投稿展現豐富觀點與深刻省思,其中料科學與工程系學生蔡幸霖以〈電影藝術賞析〉課程心得獲得第一名,「來臺科大三年,終於能從校長手中接過這個獎項,也感謝傅汝洋老師讓我能從不同角度欣賞電影。」第二名由化學工程系張雅筑獲得,她表示,張宏誠老師的〈性別與法律〉帶領學生突破框架,使她對性別有更寬廣的認知。

在「人氣通識教師票選」方面,本年度中文通識課程的「人氣教師獎」由黃信洋、葉北辰、石美芳與謝璨羽老師獲獎;EMI通識課程的「文化共榮獎」則由彭溫雅老師的〈中醫學概論〉獲得;「永續發展獎」則頒發給指導〈文化遺產與永續發展〉及〈藝術與公共環境〉課程的林宜珍老師,這六位教師皆具有深厚的教學能力,課程內容也深受學生的喜愛。

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李思穎表示,「通識抵萬金」不僅讓學生藉由文字反思學習歷程,也讓教師從學生回饋中獲得教學啟發,形成正向的學習循環。通識中心未來也將持續推動跨領域課程並擴展活動形式,深化通識教育的影響力,讓學生在理性與人文之間取得平衡,成為具備跨域思維的新世代人才。

「通識抵萬金活動」展現臺科大在專業技能的教育之外,同樣重視人文素養與多元學習的校園文化,從學生的課程回饋到教師的教學精進,臺科大的通識教育正以實際行動證明「學問不止於知識,更是一場關於人文、創意與成長的旅程。」

 

通識抵萬金

臺科大通識教育中心舉辦「114年度通識抵萬金」頒獎典禮,表揚在「通識課程心得徵稿」與「人氣通識教師票選」活動中表現優異的學生與教師。

通識抵萬金

「通識課程心得徵稿」活動獲獎學生張雅筑()與校長顏家鈺()、授課教師張宏誠()合影。

通識抵萬金

校長顏家鈺以「紅花般的存在」形容通識教育的重要性。

通識抵萬金

黃信洋(左1)、葉北辰(左2)、石美芳(右2)與謝璨羽(右1)老師榮獲中文通識課程「人氣教師獎」。

通識抵萬金

人文社會科主任游適宏表示,「無用之用,是為大用」,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並發現通識教育的價值與可能。

通識抵萬金

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李思穎表示,「通識抵萬金」不僅讓學生藉由文字反思學習歷程,也讓教師從學生回饋中獲得教學啟發,形成正向的學習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