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行銷思維 翻轉學習環境 台科大「行動工程師」深入東南亞

文字編輯—朱家瑤
2021-04-15

行動工程師

行動工程師團隊於印尼詩都文羅村莊,測試灌溉車「大槍灑」成效。 圖片來源: 邱柏瑞同學

國際志工不只是帶小孩、搬物資,台科大「行動工程師」團隊前進東南亞國家印尼和越南,在當地農業導入行銷思維、更新灌溉設備。貫徹「給魚吃,不如教他釣魚」的價值,發展長遠的計畫,讓行動成果不只是曇花一現。

無國際行動工程師於2019年已來到了第三屆,服務國家從一開始的印尼拓展到越南,參與人數與規模也隨著成效良好而逐年擴大,這些志工來自台科大和東南亞各國大學生,除了工程背景,還有工業設計、化工系、資訊管理系等,彼此所負責的任務也依照專長分配,各司其職的發揮所學來改善當地的環境。在還沒有出國之前,他們先跟國外學生透過網路視訊討論、發想議題,並依照預算和時間限制來思考解決方式,規劃工作日程等,一直到最後真正出國實踐,完全不馬虎。 

 

扶植地方農業,再創商業價值
台科大與印尼理工學院學生合作,深入當地洛神花產地,由學生研發價值更高的洛神花化妝水和果醬,再舉辦工作坊將技術教導給農民,除了更加了解洛神花的經濟效益外,還引入行銷思維,協助農民經營網路平台銷售,減少滯銷的情況,並提高農民收入。

「洛神花在印尼雖是經濟作物,但農民卻不知道洛神花的功用和益處,導致價格非常低,幾乎沒有利潤。」就讀工業設計系大二的王妤文說。

除了事前的準備,到當地後,志工們也親自到洛神花田與農民接觸,深入了解產業現況,切身感受農民銷售的困境。「以往出國總是走馬看花,很少能以解決問題的角度去認識一個新的地方,現在反而更能感同身受,是很特別的經驗。」王妤文說。

位於印尼東邊的村莊Situbondo,也是這次行動工程師重點服務的地區。台科大與印尼韋帝亞曼達拉大學合作,合力設計打造一台能夠增加灌溉灑水面積的「大槍撒」灌溉車,這個設備除了能夠增加作物灌溉的機動性,還能將當地荒漠持續開發為綠地,進而發展成當地居民的休憩娛樂場所,並增加周邊店家的觀光收入。

行動工程師

在萬里無雲的艷陽下,與印尼學生合力完成的灌溉設施「大槍灑」。圖片來源: 行動工程師團隊

 

校園角落改造,讓學習意識萌芽
來到海洋的另一側,位於越南的行動工程師們則是著手改造當地小學的學習環境,包含教室的美化以及遊戲場的建造。不論是攪拌水泥、堆砌磚塊,還是遊戲器材機構設計與油漆等,都是由學生們獨力設計完成,還發揮就地取材的巧思,運用舊輪胎和廢棄金屬,除了能壓低成本,也能落實環保永續的精神。

「舒適快樂的學習環境能夠讓國小學生們更願意待在學校,也能讓學習的動機和成效更顯著。」機械工程系大三的蕭靖澂同學說。

行動工程師

踩在高高的桌子上,數人合力彩繪越南當地偏鄉國小的教室。圖片來源: 行動工程師團隊

環境改造的成果固然重要,但能維持多久也是一大考驗。但令人欣慰的是,越南的大學生仍舊持續追蹤教室與遊樂場的維持狀況,每次來回2到3小時的車程奔波,儘管風塵僕僕,但是孩童們對於遊樂場和教室的使用率極高,因此,所有的努力都非常值得。

 

踏出舒適圈,體驗文化衝擊
來自不同的國家的人要一起合作,要克服的不僅是語言隔閡,還有許多觀念、生活方式和做事方法上的差異。在三周的時間裡,也不乏有許多討論上的歧異和摩擦,但憑藉著尊重和友善的態度,也總能迎刃而解。

「與當地團隊討論過程中,偶爾會有語言上的不通,但也能藉由比手畫腳、畫出構想圖、利用算式輔助等等作為輔助,過程中,我看見每一個人都在努力思考並提出意見,儘管還是會有摩擦,但對方總是很願意與我們溝通,這令我很感動。」電機工程系大二的黃聖覃說。

溝通需要一定的時間成本,但卻能化解每個人心裡的疙瘩,這是印尼當地學生所秉持的團隊合作精神,也是互相尊重的表現,並沒有誰是比較弱勢的一方。赴越南肯特大學服務的蕭靖澂也指出,儘管台灣學生較慢熟,但越南學生非常熱情,彼此雖語言不同,合作起來仍很有默契,晚上還能一起聊天、唱歌,沒有因國籍差異而形成小圈子,如此零隔閡的互動,讓他印象深刻。

行動工程師

在工作之餘,印尼當地居民也準備了具文化意義的交流活動以示歡迎。圖片來源: 行動工程師團隊

「去到那裡的三個禮拜每天都洗冷水澡,當地人習慣不吹頭髮自然乾,結果我去第三天就感冒了。」王妤文笑說。生活習慣的差異雖讓這些志工們嚐到了不少苦頭,但在看見這些努力成果之後,卻也甘之如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