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 讓老臺灣變成活資產—以文化轉譯復興傳統工藝;講者:邵璦婷 (110.4.13)

ImgDesc

活動圓滿結束 感謝各位教職員生參與!
一、主辦單位:通識教育中心
二、講座類別:社會.實踐分享講座
三、講座主題:讓老臺灣變活資產—以文化轉譯復興傳統工藝
四、講者名稱:文化銀行創辦人 邵璦婷
五、講者經歷:
畢業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原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2016年成立文化銀行,主要著眼於傳統在地文化,希望透過媒體的力量來守護台灣土地記憶。過去四年內,邵璦婷與團隊採訪了超過150位從事傳統工藝的師傅,透過趣味方式引發大眾對於文化議題的關注,使本土文化和現代生活產生互動,也喚起那些時代變遷背後依然佇立、發人省思的人文價值。

六、講座簡介:
「歡迎來到臺灣第一間文化銀行,這裡存有不想被遺忘的記憶」,無形的文化和有形的銀行這兩個原本八竿子打不著概念,被巧妙地組合起來,當文化具能夠被存取、提領的價格功能,社會才有機會認識到他們無形的價值。
邵璦婷將透過90分鐘的分享,娓娓道來如何透過文化轉譯達成文化保存的目標。

七、講座時間:110/4/13 (星期二) 下午 3:30 ~ 5:10
八、相關連結:
文化銀行官方網站
文化銀行FB粉絲專頁

 


講座摘要 (獲獎心得)

在開始分享之前,文化銀行共同創辦人—邵璦婷講師簡單介紹了「文化銀行」這間公司主要在做哪些事情,它成立於2016年,是一個關注臺灣傳統文化的媒體平台,在過去曾經執行過文化傳藝、傳統文化行銷有關的專案,這次的演講是想跟大家分享文化銀行的願景以及過去執行的有趣專案。

講者由自己的創業故事作為開頭,她表示自己大四時曾經與同學一同創業,在永和經營了一間背包客棧,為了吸引旅客前來住宿,他們決定以臺灣文化為主軸來佈置、裝潢,使用的元素包含了布袋戲偶以及客家花布,希望這個場域可以讓前來的旅客認識臺灣文化,後來他們與不少相關單位合作過,也發現了臺灣傳統文化、工藝的困難處境,於是決定成立文化銀行,希望能藉由這個平台幫臺灣傳統文化找到新的需求,讓文化永續。

銀行的概念便是有存有取,於是在文化銀行有了一個循環——傳統工藝的擁有者希望這項工藝能夠曝光,文化銀行便會派人前去採訪並透過影片、照片的形式記錄下來,之後將這項工藝的某些部份轉化為可用的idea,再找到對臺灣傳統元素有需求的設計師或商品製作廠商,當雙方達成協議之後便有金流產生,最後金流則是會回歸於傳統文化。這樣的循環可以幫助傳統工藝在新的社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立足點,但到目前為止,存入、取出的情況並沒有很頻繁,於是他們利用採訪到的素材,開啟了各項不同的專案。

他們以媒體的模樣與大家見面,為了更加貼近對於傳統文化有興趣的群眾,他們選擇Facebook作為發表報導、創意圖文的平台,而現在他們的粉絲專頁已突破十萬個讚。至今,文化銀行已經營六至七年,期間也曾和公部門合作過,為公家機關設計、執行一些與傳統文化有關的社群專案,而關於文化銀行的角色,講者自己會將其定位成傳統文化的知識平台,當我們在使用社群軟體時,能看到他們創作的有趣圖文,降低我們認識傳統文化的門檻。

接著,她提到了許多團隊過去所努力的項目,像是環保天燈、阿里山的鄒族部落主題民宿、有著原創故事「山經」的九份民宿,其中環保天燈是以糯米紙取代傳統天燈的紙質原料,經過數次的失敗才實驗成功,後來再向當地的店家推廣,目前為止平溪已有八間店家販賣他們的環保天燈,甚至新北市政府所辦的天燈節,亦有環保天燈的身影。每項專案都是耗費了大量心力與時間才完成的,期間也有不少波折,不過最後都有美好的成果。

在演講尾聲,講者表示文化的轉譯並不是只有一種方式,會有很多不同的管道、很多不同的形象,形成不同的發表與演化,做了那麼多事情便是期待有一天,能為傳統文化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