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心得] 讓老臺灣變成活資產—以文化轉譯復興傳統工藝;講者:邵璦婷 (110.4.13)

【優選/ 管理學院MBA一年級 羅怡琇】

文化和銀行,兩個原先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概念,經由幾位創辦人的想像與持續實現,逐漸變為和諧且能共存共榮的品牌意象。

短短九十分鐘,我們彷彿跟著共同創辦人邵璦婷小姐走了一遭文化銀行的緣起、變遷、現況、甚至未來展望。保存文化的理想自2014年的青年旅館開業已然萌芽,後逐漸催化文化銀行的誕生,幾年間透過採訪、社群媒體經營、專案企劃、產品募資、品牌再造,公司逐漸成長,但初衷始終不變:為文化找到需求、嘗試在每個專案注入文化的元素。

我一直以來很喜歡聆聽創業家的故事,尤其是創業的起心動念、心路歷程,在邵小姐的分享當中,我深深感受到其事業發展、壯大的同時,始終不背離最初的理想,這著實不容易,且值得同輩的我們進一步反省、思索以目前的能力,能為台灣這塊土地做些什麼。另外,保留文化的路上,如有源源不絕的年輕人願意投入,將會是一大助力,如何讓年紀更輕的一代也能開始關注文化,是我聽完演講後首先萌生的想法,我將會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中,做為未來關注文化銀行發展,以及自身接觸相關議題時驗證之用。

文化作為資產,深感其重要者多,實際行動保存者少,文化銀行屬於後者,且也在理想與維持團隊運作、擴充團隊與事業中,持續找尋新的平衡點,未來,文化銀行會以何種形式持續運作,相當令人期待。


【佳作/ 營建所二年級 洪毓庭】

文化的傳承在於人們的記憶裡,並不是老師傅們不願意傳承,而是來不及傳承就過世了。文化跟商品的差別在於隨著數量的下降,市場上的價值提高,但是成本卻不會提高,因此我們可以將利潤回饋給社會,讓傳統文化可以再利用,幫文化找到新的需求,讓文化可以繼續走下去。

透過媒體以及網路的傳播,吸引更多年輕的族群一起加入,為了讓民眾更了解傳統技藝、地方習俗、建築古蹟、歷史記憶,在粉絲專頁上放上懶人包,讓大家可以更快速的了解手工藝的來源,以及製作工序;像是之前228就有針對228事件做的專題,訪問了當時受害者的親屬,了解相關人士的感想做成chat box,模擬當事人跟民眾互動,讓民眾藉由遊戲更了解這個事件,而不是透過歷史課本了解。

除了228事件的專題,文化銀行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就是環保天燈了,每年元宵節大家都在討論的問題,就是怎麼在傳統文化與環保價值裡取得平衡。經過不斷的討論與實驗,決定把天燈紙材部分更換為糯米紙,掉落在地上還可以變成肥料滋養大地,並且把底架部分更換成一體成形的紙圓盤,雖然成本比原來的天燈高了許多,但是越來越多人有維護生態的想法出現,相信很快會有新的環保天燈被發明出來。文化的轉變不適只有一種方式,期待未來有更多人投入台灣的傳統文化盡一份心力。


【佳作/ 電機所一年級 李紀萱】

在這次的講座前,我對於文化銀行的定義很模糊,究竟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銀行呢?是一個地方嗎?是一個真的可以提領東西的銀行嗎?一切的疑問都在講座後得到解答。

文化銀行是由一群致力於保存台灣文化的人所創建,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們深入巷弄,拜訪許多傳統藝術工作者,在文化銀行的網站和Fb粉絲專頁上,可以感受到他們推廣文化的用心和熱情,除了了解傳統藝術之外,也可以看見這些文化工作者的人生態度。在講座中,講者有提到一個觀念,傳統文化和環保價值也是有著緊密的關係,好比放天燈,這是台灣的重要習俗,它代表台灣人對平安的寄託,是一種祈福儀式,但隨著大量的天燈在燃燒後掉落,剩餘的支架反而變成環境的負擔,因此文化銀行和天燈師傅合作,研發出「永續天燈」,使用竹製支架替代本來的框架,讓燃燒後的支架回歸土地。

文化銀行的存在,是因為想保存不想被遺忘的記憶,在這日新月異的時代中,有這麼一群人願意努力不懈的為文化傳承付出,是台灣的幸福。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