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ImgDesc
ImgDesc
ImgDesc
ImgDesc
ImgDesc
ImgDesc
ImgDesc

社會實踐

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意涵

  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意涵,是指大學有能力透過社會實踐來進行理念與價值的建構與傳播,也就是社會創新概念的形塑與傳遞過程,而社會創新概念不僅包含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在地化發展,更是世界公民理念的在地化實踐。

  從社會創新的角度來看,社會實踐是社會影響力理念的形成與推廣,也是高等教育社會實踐的意涵。大學教育強調學生要能夠將價值透過學習於心中內化,而社會實踐就是透過一些手段或方法,將自身所感受到的價值向外在社群傳達的最好方式。 

  社會實踐課程並非服務學習,因為服務學習指的是一種單純助人的良善理念展現,而社會實踐則是一種能展現社會影響力的創新過程,因此參與同學必須要能夠提出一套論述來陳述自身社會實踐的理念、過程與反思,因此是一種社會創新論述的建構與傳播過程。經此反覆思考學習與實踐過程,有助於深刻理解環境永續、文化永續與社會永續的重要性,能培養出從容應對之態度、信心、與能力。這就是建立韌性社會必須具備之核心素養。

  為了確認自身所提的社會實踐計畫是否符合基本要求,同學可以依據「專業社會介入」、「公民意識培育」、「大學社會責任」、「真實問題解決」、「多元跨界創新」等五項指標來進行評估,此五項指標也將會成為後續評估是否達成修課成效的基本效標。

參考網頁 :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


社會實踐精神-五項評核指標

一、專業社會介入
學生能夠從自身的專業所學出發,發揮自身專長來進行社會參與。

二、公民意識培育
對社會中的個體或群體的自由和權利的關注、尊重和維護。

三、大學社會責任
進行有社會影響力的社會創新概念的形塑與推廣。

四、真實問題解決
從真實情境的問題出發,在實務現場整合所學進而解決問題。

五、多元跨界創新
運用跨領域思考的創新作法來進行社會行動,協調或整合不同層次的利害關係人,進行問題探討或解決。
 


社會創新概念分類表

生態永續

里山倡議、農藝復興、在地餐桌、小農經濟、半農半X、智慧農業、自然農法、
農民市集、舊物市集

文化永續

特色教育、文化加值、文化地景、生活智慧、世界遺產、懷舊美學、文藝復興、
創意城鄉、青銀共創、現地蒐藏、慢城運動、浪漫主義、老屋再生、藝術造鎮、
村史運動、文化科技、手感工藝、獨立書店、工藝復興、職人精神

社會永續

地方創生、社會創新、社會設計、土地正義、城鄉共好、公民論壇、友善照護、
返鄉青年、社會基礎

經濟永續

減法思維、食農教育、社會企業、群眾募資、循環經濟、社會經濟、共享經濟、
開放資源、創客運動、公平貿易、微笑單車、文創聚落

 


修課程序

寫計畫,找老師。送審核,再實作。重體驗,學用合。

本課程無需至選課系統線上選課或授權碼加選,課程各階段的送審、查詢、結案等都在 社會實踐課程系統 內進行。


新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