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心得] diss教育體制! - 一場革命性的金融教育計劃;講者:賴皓韋(111.12.08)

【特優 / 應用外語系二年級 黃郁真】

推動一個新的制度或是政策必定會遇到許多難題,可能會有本身就存在的bug,或者是來自外界的質疑、猜測甚至是批評。這次的演講,賴皓韋主任和我們分享了他在創建「文林銀行」時的大小事以及辛酸史。

「財富自由」是每個人都渴望達到的事,期盼自己退休後不用倚賴子女,而是有足夠的養老金可以自給自足。文林國小當時的校長說:「他是一個需要領補助金的小孩耶,怎麼會天天在網路上炫耀自己有著數不盡且又價值不菲的東西?這是非常不對的。」這也顯示了提早給予孩子正確的金錢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於是他找來當時的賴主任,希望能推動「文林銀行」以及「文林幣」。

前期推動的時候,有反對的聲音,相對的也有支持的聲音。

有老師擔心這個計畫會不會讓學生「功利化」?但過沒多久,學校發起了「助人計畫」,學生們踴躍將「文林幣」捐出,用自己掙來的錢購買「文林銀行」販賣的文具再捐贈給災區孩童,學生的舉動也消除了老師們的疑慮。

「在紀錄片中有看到學生用錢買特權,這個問題最後如何解決?」講者說道:就像現今的社會一樣,金錢可以買得到特權嗎?答案是可以的。所以講者和學校也沒有特別處理這個案件。我想,或許讓學生們提早知道這個社會並不是那麼美好且完整,也沒有什麼不妥吧!

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家長會的聲音,起初家長會是極力反對的,甚至沒有給賴主任好臉色看,但他也沒有因為踢到鐵板就退卻,他和校長仍然耐心地向家長會說明,和他們說這些不會牽扯到法律,也請他們不用擔心,雖然後來沒有得到全數的支持,但好消息是大多數的家長還是願意支持這個計畫。

「道足以忘物之得春,志足以一氣之盛衰。」多虧有著講者和文林國小校長的努力不懈,才能讓「文林銀行」金融教育成功被推動,不只是在文林國小,更發展到了全國,讓現今的教育體制能有那麼一個看似渺小卻又不可或缺的進步。


【優選 / 企業管理系三年級 林孟欣

講座一開始,影片便讓我感到觸目驚心。讓小孩擁有理財觀念確實是創舉,尤其在台灣這種以家庭為核心、孩子較晚獨立的亞洲國家,常會有所謂「啃老族」的出現。但是影片中出現的「用錢買特權」,實則反映了現實的社會。小至錢買的到插隊,大至錢買的到器官、窮人的性命,其實這些都是用錢買的到的「權利」。而這個計畫也讓小孩們早一步認知到金流如何運行,以及社會對於錢的價值觀。

我印象深刻的是,講師是非常有邏輯、有系統的推動這個計畫,包括:

1.使用防偽機制:蓋章、有網點而非色塊、每年換新,雖然成本較高,但是能夠防止弊端。講師也提到會呈現通貨膨脹,讓小孩提前認識錢的價值變化。

2.讓小孩用文林幣捐助災區,也就是所謂的企業社會責任-利用企業對於社會的貢獻,讓大家認同企業。這個觀念使得家長馬上過半同意這個計畫,也是非常酷的地方。

3.認識投資:除了高利率的定存機制,讓小孩了解存錢的重要,講師也發行樂透,並且正在推行股票機制。為了避免退貨膨脹帶來的影響,認識投資並及早做功課是非常重要的。

經過這次講座,我覺得這個計畫是能夠有所接受的,講師也不避諱的告訴我們確實有反對的人。在有反對聲浪的情況下,講師用心的聯絡專家,將自己的計劃設計的萬無一失,也讓人沒有機會詬病。講師是個很有想法、很有主見的人,也非常耐心的回覆所有問題,我覺得非常榮幸能夠聽這次的講座!


【優選 / 工管所一年級 羅婉榕

用三十分鐘的影片,就可以知道這件事情是有多麼的艱難和挑戰。

看到主任垮下來的臉,看到家長會長對於這件事有多篤定的反對,我不能感同身受,但我能站在我的角度理解這是多大的革命。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或許人人都會評估,這件事情對我帶來的效益有多少,我能為我自己增值多少,難免都是,只要失敗機會高,我會放棄做這件事情。但我從主任眼中看到的神情不一樣,也在最後的QA當中找到答案。

小孩在做選擇,他會衡量一個東西的價值,並找到他最值得用錢的地方在哪裡,抑或是一個重大的選擇。一路升學我很能感受,高中教育體制變化,並不是所有老師都能接受,也沒辦法在即刻用上,說是考試壓力說是對於這種體制有諸多反對,何況還要告訴較資深的老師們,我看到短短幾分鐘在主任與老師的談話中,或許對話和方法是一再的討論和重組。

文林銀行不簡單,這件事情我也認為這不能衡量有多少價值,而是對小朋友們可以學到多少東西,而不計成本的,聽完演講我很感動,也給了一個尊敬的掌聲;文林國小的孩子很幸運,可以在這六年,把一個教育理念,收進囊袋中。


【佳作 / 設計系三年級 王莉絨

在短短的三十分鐘紀錄片中,我體認到一個信念蘊含著多麼龐大的能量。起初我在心中不斷懷疑,和片中家長們的感受類似,有所顧忌和擔憂,深怕這樣的大型社會實驗所存在的不穩定性和負面效果,但是結果比預設的想法還多了更多的收穫,或許這些猜疑和擔憂,是因為成年人所歷經的風霜、社會化,和看盡了無數社會的險惡和陰暗,而我們總是希望給下一代最好,甚至說是一個安全的未來,愛到了極致反而成了束縛。影片中有一個有趣的觀點是:我們常常陷在表象的狀態,一個詞彙、一個動作,就認為它是某種制度或階級,然而實際上不過是用這種制度包裝一場模擬遊戲罷了,就如同講者分享的,在這場遊戲裡面,輸光了頂多重新再來一次就好,但真實的人生呢?是否也如同遊戲一般能夠打掉重練?

透過這樣的教育計畫,不僅讓學生對金融教育有所體悟,真真實實的攤在眼前,更讓小朋友能夠懂得如何規劃、溝通,這場看似遊戲的經歷,相信在他們的生命中留下不可抹滅的記憶,更可能直接影響他們對於未來的前程,以及有意識的認知到何謂「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我認為這不只是一項理財教育課程,它已成為孩子們的職涯與生命探索中重要的啟蒙。


【佳作 / 設計系三年級 陳家珺

本次講座較為特別,先是播放了一部導演剪輯版的紀錄片,記錄了文林銀行創辦以來的歷程。賴皓韋主任和文林國小非常認真地執行文林銀行的計畫,並非只是單純將代幣獎勵制度帶入國小而已,而是認真到訂製了專屬點鈔機、存摺、記帳系統,並在校園內創辦文林銀行和文林柑仔店,甚至還加入了定存利息回饋、大樂透、股票投資機制等等。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Q&A環節中,賴主任分享文林銀行發生過的重大事件——一位小五學生,意外得到了銀行管理員的帳號密碼,便將銀行裡大筆金錢轉帳進自己的帳戶,之後東窗事發,被懲罰要愛校服務直到畢業。賴主任說:很幸運的,我們沒有使用任何社會資源,就讓一位孩子知道這件事是錯誤的。若那位小孩真的盜領國庫,面臨的會是重大刑罰,但他能夠在小學時期,藉由愛校服務就體認到這件事的嚴重性,我覺得非常感動,也理解到文林銀行除了孩童理財教育外,更重大的社會意義。

聽講座時,我一直在思考:若我國小時也有文林銀行,我現在是不是就會更擅長理財了呢?也許依舊無法成為理財達人,但我相信,如果多了數不清「選擇如何使用金錢」的機會,我一定可以更早培養正確的理財觀念。想到這裡,便更加佩服且感謝賴皓韋主任對台灣孩童的付出和影響。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