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心得] 社會.實踐分享講座_從外商FMCG到自由工作者:職涯心路歷程分享;講者:INA WANG (109.11.25)


【特優/ 應科學程大四 陳奕㮀】

講座的副標題深深額的吸引著我:「你未必出類拔萃,但你肯定與眾不同。」

一開始對講者的印象是很美很有氣質,聽完講座後才了解,那種光芒源自於做自己喜愛事物的自信,在Ina講到有關離職的部分真的深有所感。我從大二開始一邊做機構工程師的工作,一邊上課,壓力山大,熬夜加班身心俱疲。但很感恩的是老闆對我很好,也很願意提拔我,但對於自己工作成效的不滿意,還有對提攜自己的人懷著的愧意,覺得自己的表現怎麼會如此的糟糕,因此我提了離職。

離職後,我陷入了一陣低迷,我感受不到我離開職位後,我該如何自處,我不知道該如何定位,幸好我是在大四一開始做這個決定,我還是學生,我還能學習,所以今天聽到Ina的分享真的深有所感。而且關於講座中提到,獨當一面的工作者,真的很難,尤其是適應了教育下的行為模式,但也是真的是經歷了實習才會了解自己有多不足,在嘗試中犯錯,並試著讓自己變得更好。

也很同意講座中說的,人生每一步都不會是白走,某一天點會匯集成線。走出舒適圈也是我這學期辭職後進行的嘗試,我在台科創立了「機器人研究社」,用自己所學也希望能夠傳承,「每個人有不同的經歷,幫助他人就是幫助當年的自己」,很感謝老闆的提攜,因此我也在用自己選手的經歷,希望可以幫助學弟妹對於實作更有機會接觸。

最有感受的是對於面試的比喻,推甄研究所的時候,面對口試,我自認為自己準備好了,但其實不然,緊張到說不出話的時候才知道後悔,當時打電給母親,母親也很直白的說:你準備不足,當時內心是抵觸於承認而且覺得面試這種東西,主考完問甚麼我也不知道。直到今天,才深刻了解,每個光鮮亮麗的背後都有辛勞付出的汗水,如何在短短的時間內可以展現出自己最好的樣子,便是練習與努力的功勞。

最後期許正在努力的道路上的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能藉由不斷的努力與嘗試,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樣子。


【優等/ 工管系大二 林霆洋】

你不一定出類拔萃,但你肯定與眾不同。演講的一開始,Ina 的這句話打動了我。扛著頂大的光環走出社會,待過外商FMCG、國內龍頭—104人力銀行和世界級電商—蝦皮,這樣的她以世俗的眼光來看似乎是個人生勝利組。然而在演講的過程中,我們漸漸發現,原來,在光環之後,藏著多少失敗的眼淚和被瞧不起的辛酸,Ina 也和我們分享,千萬不要忽略每一個小細節,因為在不久的將來,你很可能就會用上它。就如同Steve Jobs所說的:”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另外,我也很喜歡Ina 對於換工作的想法,她將轉換跑道比喻為潛水,在氧氣瓶快用完時,我們不需要硬撐,因為它已經帶你遊過一輪很美的海洋風景了,我們所需要做的是到岸上換一瓶新的氧氣瓶,然後再度下水展開一段新的海洋旅程。

但在旅途中,請你記住,你不一定出類拔萃,但你肯定與眾不同。Ina 告訴我們,讓我們發光發熱的不是名校,也不是大公司的光環,而是那些在我們身上、帶不走的那些信念。


【優等/ 電機所碩一 李紀萱】

在這次的職涯講座中,講者分享她在職場轉換的心路歷程,其中有兩段主題是我受益最多的。

第一個最有同感的是講者說:「我很幸運的在真正出社會前,發現有這麼多的不足所以更應該積極。」現階段的我是一名碩一學生,在碩一的這幾個月,我在專業領域上明顯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一開始感到錯愕、沮喪,懊惱為何我在大學期間浪費許多學習的機會,但這也是讓我真正發覺自己能力不足的時候,讓我有機會去補足它。

第二個最有幫助是講者所教學的「求職步驟」。我在推甄研究所的時候就寫過類似履歷的資料,因為從來沒有寫過類似的文件,我花了非常多時間,且覺得過程困難重重,期間不停修改大概一個月,而到了面試的時候,雖然有時覺得自己表現不錯,但最後成積卻不如預期。在聽了講座後我才知道,原來當我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我還需要去思考:「面試官想聽什麼?」而講者提供了一個我覺得非常有幫助的辦法—打探消息抓住對方喜好。透過事先調查面試官的身分,並做功課查詢他的專業領域,在面試時抓住他的目光!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