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博物館線上展覽 – 國立臺灣博物館篇


 「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數位展   
「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數位展banner

博物畫裡看臺灣 [點我前往]
自然觀察的記錄,目前最早可追溯至數萬年前的史前遺跡與遺物,例如法國著名的肖維岩洞(Grotte Chauvet)、拉斯科洞窟(Lascaux)裡兩、三萬年前的壁畫。即便沒有文字,當時的人仍然可以藉繪圖栩栩如生地重現周遭的自然生態景象。而在文字發明後,即使人們能夠在書籍文章中以大量文字描述各種觀察、紀錄和科學分析結果,也無法徹底取代圖像在傳達訊息方面讓人一目瞭然的優勢。這些藉由觀察自然,對動物、植物、化石,乃至地景等進行的繪圖紀錄,也逐漸的發展成兼具學術專業與美感的科學繪圖。

就自然史(又稱博物學)領域而言,最早期的科學繪圖以幫助人們識別、鑑定生物為主。例如記載各種藥用植物的東方《本草綱目》及西方藥典,以及講述自然生態的博物誌等。隨著歐洲的文藝復興與大航海時代到來,愈趨精美的繪畫技巧與愈來愈多的新物種,使得科學繪圖加入更多細節表現,包含動物的解剖形態,或是在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的特徵,鉅細靡遺呈現自然的豐富樣貌。

19世紀以來,隨著殖民版圖的競奪開發,以探索自然為骨幹的自然史也乘勢而起。許多探險隊的成員除了包括動植物學、地質學、人類學等專家外,有時也有繪圖師隨行,隨時記錄現地的觀察發現。即使沒有隨隊繪圖師,科學家本身通常也具備相當的繪圖能力,因而能在野外,或是回到研究室後仔細的描繪記載探險所得的標本。因此,科學繪圖的發展和精緻化,可說是與自然史的興盛息息相關。

在臺灣,與自然史相關的首件科學繪圖是英國植物學家威廉·傑克遜·胡克(William Jackson Hooker)分類學文獻中的「蓪草」繪圖。自此,科學繪圖的工作從英國人在臺灣進行自然探索的時代為起點,延續至日本人、臺灣人的自然史研究,直至今日都還在不斷前進著。除了專業的學術文獻,科學繪圖也常被使用在各個出版社出版的圖鑑裡。其中,常與出版社或學術書籍合作,且作品較為現今人們熟知的科學繪圖家,就有王仁禮、陳建鑄、黃崑謀、鄭義郎、林松霖、楊恩生等人。  

進入21世紀後,攝影器材的普及化、印刷技術的革新,以及這兩者的平價化,讓拍攝留下的影像也能像昔日的科學繪圖一樣,大量地出現在各類文獻中。而在全球與自然史相關的學者和繪圖師開始重新審視科學繪圖的意義及其重要性的同時,科學繪圖在藝術層面的價值也逐漸為臺灣所重視。

本展著重於科學繪圖在臺灣的發展與演進,及其與臺灣自然史探索研究的關係,從科學繪圖的定義與發展史開始,逐步進入到19世紀以來,博物學家和自然觀察者陸續在臺灣所記錄的自然史,以及當代科學繪圖的發展。透過科學繪圖的呈現,可讓觀眾從博物學者的視野,追隨臺灣未曾間斷的自然探索足跡。

特展線上課程
由文史學家謝哲青老師導引,介紹科學繪畫的起源與發展,尋找具有臺灣代表性的科學繪畫!
探索世界的第一課!博物館的科學繪畫入門
探索世界的第一課!博物館的科學繪畫入門   影片長度 16'12" 



 「微美幻境」數位展   
「微美幻境」數位展

微化石是各類微體生物死亡後所保留的生物殼體總稱,本展覽挑選微化石最具型態美的四個類別進行介紹,包含有孔蟲、放射蟲、矽藻、鈣板藻。藉由現代科技與藝術結合,呈現這些肉眼無法辨識的微小生物,竟蘊藏如此變化多端的殼體與骨架,每一個體都充滿原創、幾何、結構之美,足以令參觀者深刻感受自然之神奇。同時也將回溯十九世紀以來,歐洲國家微化石研究的重要成就,藉由精美版畫與相關科學器具,一窺維多利亞時期博物學家對微美幻境的極致美感追尋。並將臺灣百年微化石研究的多元面貌加以統整呈現,引領參觀者瞭解如何由微化石解讀海洋環境的變遷,並思考於全球氣候調控所扮演的角色。[點我前往]
微化石美術館-新藝術運動的謬思

微化石的藝術與科學展廳(另開新視窗)


 「布袋戲風物—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   

「布袋戲風物—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

布袋戲自 19 世紀傳入臺灣,儘管臺灣社會環境不斷變遷,布袋戲仍伴随時代潮流,在看戲人與演戲人的互動下,翻新出不同類型的演出型態,陪伴無數的臺灣人度過成長的歲月。從廟埕野台、戲院劇場到電視螢幕,不知塑造多少風靡老少的英雄偶像,也搬演過諸多曲折離奇、蕩氣迴腸的經典戲齣。

國立臺灣博物館(臺博館)自日治時期便陸續收藏代表臺灣生活文化的布袋戲文物,2019年 5月,「財團法人私立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西田社)將其收藏的文物捐贈予臺博館,身為現代化博物館,臺博館即進行專業研究及整飭的入藏作業。

以此為契機,臺博館於2021年策辦「布袋戲風物—偶的故事偶來說」特展,透過原館藏結合該批珍貴戲偶相關文物、本次入藏作業之研究成果、影音、文獻等,讓不論成長於什麼世代,對於布袋戲有不同經歷和想像的民眾,再次欣賞這項掌中藝術。期許本展覽能引發大眾對在地傳統的情懷,也讓未曾認識布袋戲的民眾,能有近距離接觸的機會。[點我前往]


  更多臺灣博物館線上展覽    [點我前往]
國立台灣博物館線上展覽
 

本網頁文字、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