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11年度/網際網路與法律/林瑞珠老師

【入選】胡乃丰 管理系三年級(111)

  「進入大學後,盡量多認識教授、下課時與老師互動交流。」這是大一剛入學,身邊人給我的建議之一。的確,給予教授良好第一印象、上課多發言,似乎能為自己的大學生涯加不少分。然而,我與林瑞珠教授的初次見面,幾乎將「分都扣光了」......

      「網際網路與法律」並非我第一次選修林教授的課,大一時便聽學長姐的推薦,修讀 Dcard 上口耳相傳的-「消費者保護法」。然而,一學期 16 週,因自己的遲到惡習,實際上課時數不到一半。一進教室,教授必定先「視察」一番,等我坐下,便連珠炮地進行法律問答。如此一來一往的過程,即使有些難為情,似乎也在無形中,讓教授的名冊上,留下自己的臉孔。

大二選課時,一瞄見教授的大名,立即加入選課清單。課程人數快速達標,連加簽名額都供不應求,可見林教授的通識課仍舊搶手。其中包括上過教授課程的、耳聞已久的,甚至連研究所的前輩也爭相搶位!實際上,選修林教授的課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課堂成績香甜,授課風格幽默詼諧,重點是-走出教室後,確實能收穫知識。16 週的內容,皆有林教授邀請之各界人士,為大家分享有關科技、法律及金融的發展與自身工作經驗。同學們僅需繳交 10 篇心得,並完成每週的課後測驗,保證有 A,其餘便是課堂中與講師的互動和問答,以此加分。

       然而,因課程人數多於 100 人,最後決定整學期採「半遠距教學」,以自主報名方式,於隔週在會議室上課。「搶票」情形往往競爭激烈,原因為實體上課可與業師一對一問答,比起透過 Webex 的麥克風,課堂上及下課後與講師交流,的確能習得更多法律和金融知識;此外,亦增加與林瑞珠教授交心談話的時間,雖然教授本人僅負責前幾週的「開場白」,之後幾週仍一同在會議室和大家聽講,並與業師討論相關法律議題。

       林瑞珠教授邀請的業師們包括刑警中隊長、法律顧問、消保官,及律師等等,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帶同學們了解目前各產業與金融的結合,未來的數位轉型趨勢,並提及法律層面問題,例如時下流行的個資法、隱私權和肖像權,同時探討近年金融犯罪案件或是新聞爭議事件,為線上和會議室的各位,增加基本知識,亦讓「網路成癮」的我們,著實上了寶貴的一課。不過,實體授課如此誘人的一點,莫過於每週準備不同的小點心!珍珠奶茶、蛋塔、紅豆餅,乃至提神咖啡應有盡有。優秀的業師陣容、談笑風生的林教授,以及令人嘴饞的零食飲品,每週都期待星期四下午的到來,剛上完課便迫不及待報名下週的名額。

快樂的時光總是飛逝。聖誕節時,真心盼望「網際網路與法律」能多上幾堂,心得多寫幾篇都不嫌累。然而,隨 101 的煙火飛揚,這堂課也即將步入尾聲。林教授於最後一堂宣告,下學期決定休息不開課,一方面為了仍在進行的研究,另一方面是給自己一個休止符,之後再考慮回來開課。雖然稍感可惜,但也覺得不無道理,人都需要休息,且這段期間,亦可選修其他通識課,接觸多元領域。大學四年正如一塊潔白的布,等著我們去點綴,未來便乘著它遨遊四方。大學總有一門通識課,難以忘懷,回憶無數,如「法條」般烙印在心海裡。

 

【入選】陳璽安 工管四年級(111)

  由於網路時代的蓬勃發展,我們在網路上所做的一舉一動就好像病毒般散落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被人所注視著,而這堂課就是為了出生在網路世代的我們所設計而成的,就像我們在面對人以及在社會上生活是需要遵守禮儀與被法律所規範的,網際網路與法律的課程培養 E 世代應有的網路素養以及透過專業的法律知識強化保護自己以及尊重他人的意識;網絡漸漸的在我們生活中以及成為了一個新的世界,相關網絡上的案件也層出不窮,例:匿名的鍵盤霸凌、下載的舉動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權、以及時下最流行的資安問題,我們如何確保自己的安全享受自由的同時也做到不隨意侵犯他人的權利,這堂以人文社會角度出發結合資訊科技的課程推薦給你。

       課程的規定主要是出席率以及課後心得的繳交,計分方式則是由課後心得中的 20 篇擇優評分,是相對輕鬆的上課方式,同時心得的撰寫也幫助課堂後的吸收以及與老師的互動分享。

       正如上述所述,課程專注的領域主要傾向於以法律的角度去解釋資訊科技迅速發展中所可能引發的問題,同時老師也會以引人入勝的時事議題和自身豐富的社會歷練去作為課堂上的舉例,引發與學生的腦力激盪;在課程的形式上可以聽到來自不同科系的學生闡述自己對於事件的觀點,加上有來自不同領域的業師為課堂增添了法律之外的色彩,這堂課就像科系的大熔爐一般結合了各個領域的專家與學生,讓網路議題像在萬花筒般以不同角度不同樣貌呈現在課堂中,而老師深厚的法律知識也為議題的道德底線做下完美的基石,使我們能在每個個案當中漸漸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出良好的網路使用者素養,也能在面對新的議題出現時擁有批判性的思維。

       課堂上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每當老師與業師所講解的課程與我產生共鳴之時,我總會積極的去思考老師們所闡述對於個案的專業觀點以及聽取同學們來自四面八方的正反方意見,去檢視自己是否有被損害的權利和該如何去尋求保護或有不一樣的想法與觀點值得被拿去做討論,記得有一次課堂上提到現行的數位訂閱制度所引發的爭議,同學以防呆裝置的觀點去避免自動續訂以及誤觸扣款所導致的爭議點,而老師則以消費者委員會的專業法律角度去檢視此爭議的癥結點以及自我救濟方式,再結合上我之前身為數位訂閱初學者所發生的誤觸扣款爭議,因為代理權的問題以及支付管道不同難以找出責任歸屬以及溝通管道所產生的無力感,我更能去體會到建立一個健全的網路環境和擁有良好的網路素養去懂得保護自己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諸如此類的網路爭議也可能發生在你我身上,我們如何在保護自己的權益下同時又能避免侵犯他人的權益呢?相信上過這堂課你必能滿載而歸、受益良多。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