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10年度/台灣庶民生活史/陳世榮老師

【入選】曾柏瑄 設計系二年級(110-1)

       若是在這裡打「對台灣庶民生活有興趣的人」,可能這篇文章也到此為止了。所以我這裡假設一個情境:如果你是那種,小時候問阿嬤為什麼要拜拜,考學測前還是乖乖吃粽子的人,或許你會很適合這堂課。面對不明所以的傳統文化,我們質疑,然後照做,中間好像少了理解和認同。這中間缺失的脈絡,也許這堂課可以補給你。
       本課程建議精通中文且略懂台語的同學修習。
       本課程計分方式分三部分:期中作業、上課點名和期末考試,各部分佔比由同學和老師在第一節課討論決定。不會每堂課都點名,原則上每學期會隨機點五次。

       雖說本課程名稱為台灣庶民生活史,但課程內容並未完全是在談論庶民,自古雖不乏庶民團結起義做出改變的故事,然而有錢、有地位之人,若是還有抱負,做出改善這件事會變得巨觀許多。課程內容易產生共鳴,聽到一些內容可能會想到家裡長輩甚至是自己,一時之間忍不住點頭如搗蒜,屬於充滿煙火氣的學術探討。
       本課程無分組,作業及考試都採個人計分,期中作業為訪問家中年長女性的過程紀錄與心得,內容不拘。期末考是有現場考試和線上考試兩種方式,亦由同學決定,全班統一。上課有時候會放影片,可能導致嗜睡。

       由於不是初選就抽到,選到臺灣庶民生活史這堂課對我來說是個意外之喜,而在完成整學期的課程後更加感覺撿到便宜。這是一堂內容豐富,但在分數評級自由度極高的課程。我認為個人的生活習慣與方式很大成分和文化傳承相關,而文化的傳承辨識從古至今在同一片土地生活的人們在生活上所累積下來的一切。因此,學習歷史並不是只是聽聽那些沒入土的故事,也是在探索自己何以為此。

       除了經驗學習這類型的無形資本以外,有形資本非討論建築莫屬。比起早已深入在生活的文化無形文化傳承,古建築給予現代人的史學衝擊要來得更加直覺。廟宇、知名古人故居的雕梁畫棟、屋脊燕尾是低調的炫耀,也是本課程相當強調的概念,「象徵資本」的體現。現代人吃飯搶付錢,愛面子愛到令人髮指也是基於某種炫耀象徵資本的行為,足見民族性並非無憑無據。

       以上所言並不能代表這門課的所有,很多內容也都只代表我本人的立場,學習歷史本身就是在學習思辨。所以除了名詞定義以外,這堂課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會因為立場和觀點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看法。

       我想大部分被主修所摧殘的同學們,基於惰性都不太會希望在修到一堂負擔很重的通識課。內容和彈性會是大學生判斷一堂課好不好的標準,而本課程就是那種,彈性極大、要過不難,可是自己若是耍廢沒聽到其中的內容會覺得相當可惜了的一堂課。能讓學生願意把課吹捧成這樣和授課老師必脫不了干係,不如說,是老師打造的這樣優質的課程。陳世榮老師本人就相當幽默風趣,這也當然完美的體現在授課中,課程中絕對不乏「適當」的笑點,這裡所強調的適當指這些有趣的地方並不是由罐頭笑話濫竽充數堆積而成。

       而基於台灣庶民生活本身的主題優勢,本課程給於我們的共鳴是鮮艷而真切的,老師擅長以生動的形塑方式講故事,在課程內容也能感覺到老師在歷史學的專業,課後也可以找老師聊天。整體課程比起說是上課,我覺得聽人說書可能更為貼切。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