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心得] 手作步道—從抗爭到典範建立的社會實踐 ;講者:徐銘謙 (110.12.08)

【特優 / 電子系一年級 徐崇毓】

        聽完這次的講座,讓我對自然、人類、資金、政府到一個不起眼的步道有了不同的理念,也讓我從新思考人類要如何在大自然中與大自然共存。步道是導覽解說的途徑嗎?每個人都自認為是愛好大自然的人嗎?自然步道指的是周遭自然還是人類腳下的位置呢?這些問題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 步道是人走出來的還是有鋪路面的才叫步道?這個問題應該從問題的最根本來回答,現今許多步道的建置,往往因為為了建置堅固、安全、方便、舒適、乾淨、整齊、遠離蟲蛇的步道而破壞了大自然,影響的範圍很廣,影響生物鑽出土壤、另闢施工便道,重機具往返輾壓,擴大破壞的範圍,為了追求耐久,開始捨棄自然材料,轉向研發塑膠仿木、鍍鋅鋼材、鎂水泥,而這些千年不壞的廢棄材,被棄置在山林中,無法循環,造成大自然的破壞。

        在使用資金這方面,可供使用的資金在工程花費上約佔了七成,維護步道所需的費用約三成,這顯示出很大的問題,地方政府大量興建涼亭、瞭望台、一些橋梁建設,建造了許多與步道無關的建築物。步道本來是人類接觸大自然的一個媒介,興建了這麼多無關的設施,模糊了欣賞大自然的焦點。例如中部的松柏嶺建天空步道,在山上建置許多設施來吸引遊客,不但改變了山林的原始風貌,也使遊客無法真正感受到山林的風景。維護費用不足的問題,造成當步道損壞時,沒有足夠的資金作一個維護,因此當步道損壞到一個程度,變相的將維修改成較大的工程規模,用七成的資金來支付,這是非常不環保也極度沒有效率的一件事。

        從遊客登山健行,使用山林環境資源的享受,進而參加短期性的志工服務,例如步道工作假期,透過步道的維護與建設,體驗到旅遊、生態、文化、社區,對於大自然也會有相對的認知。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採取行動,只要每個人都能對步道有所理解,並且關心這件事情。我相信台灣這塊美麗的寶島,會變得更加美好。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