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與現況
位於福和橋下,坐落於新店溪畔的寶藏巖橫跨了三個時代:清朝、日治和國民政府。因制高點的特性且位於水源區,曾經作為日治與國民政府來台之後的軍事要地之一。
最初從1950年代,由早期的三戶居民與為求在城市生存的退伍老兵,展現頑強的韌性與創造力,逐步的搭建出自己的家園。靠著有限的建築材料和基礎的建造工法,搭建極具藝術性的風土建築。在1980年代中期,有超過200戶的住宅,大約500人住在這裡,持續性的營造與經營,凝聚全體居民的社區。
然而,因應時代變遷,都市更新計畫與河水氾濫,政府公告欲拆遷當初自力營造的家園,居民們為了捍衛家園再次展現了當初的堅決意志與韌性與政府達成了共識,以「藝居共生社區」爲家園翻轉了一個新面貌!
自從共生聚落的計畫開展,藝術家的工作室與在地居民比鄰而居,展覽以及裝置藝術遍布於巷弄之中,亦不乏在地文化資產的保存,許多人慕名而來,因此成了公館附近的約會勝地。
🔺寶藏巖巷弄建築中藏有許多漂亮的裝置藝術
人文特色
三葉草與綠植從磚石的間隙中探出頭來,在有限的空間中尋求生機,此為有機建築的一種象徵。在政府的目光探巡至此地前,軍人及家屬便在此地扎根、自力營造,建築型式也隨著生活型態而改變。入口處的廟宇原為開放式,而後因文化資產保存的考量,加蓋屋頂,形成「廟中廟」之奇景。住宅的入口有一面信箱牆,為體恤郵差而建,避免讓他們行走於在高聳的坡道及狹窄的巷中,而信箱牆的對面是一片菜園,以往供當地居民種蔬果、補貼家用,現今則由志工們呵護。寶藏巖的人文景觀由居民的生活需求延伸而來,磚磚瓦瓦、花花草草,皆為居民視為寶藏之回憶。
🔺掛在牆上的聚落共生宣傳旗幟
🔺高聳的坡道及狹窄的巷
🔺信箱牆
相關議題
藝居共生社區計畫將寶藏巖分區,一部分為藝術村(含藝術工作室與青年會所),另一部分則歸居民使用。而現行法規規定寶藏巖內的居民須達到一定人數,意即住宅之居住率須達到定值,人口外移與老化的問題持續,且申請資格有待更一步的與公部門討論釐清。另一方面,因藝術家駐村時間兩年為限,待在寶藏巖的期間與居民之間互動,依舊太少,該如何整合聚落資源、如何利用過往「地方創生」之環境,創造出可持續發展的藝術聚落,值得探討。
🔺寶藏巖當地居民栽種蔬果的小菜園及坐落於柑仔店對面之菜園,種有許多辛香料及蔬菜,此景於台北市區實在少見,因此常為小孩戶外教學之地點,供其辨認植物種類。
🔺於寶藏巖,許多建築皆與樹木共生,圖中即為與大樹並肩而居的簡餐餐廳,樹根蘊藏於通往餐廳之階梯下方。
😀還想去哪裡逛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