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講座] 手作步道—從抗爭到典範建立的社會實踐 ;講者:徐銘謙 (110.12.08)

ImgDesc

一、主辦單位:通識教育中心
二、講座類別:通識自助Bar 群英開講講座
三、講座主題手作步道—從抗爭到典範建立的社會實踐
四、講者名稱: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徐銘謙
五、講者經歷: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研究兩岸關係與海洋政策。2002年因注意四驅車闖入山林的破壞,陸續發起「刷青苔救古道」、「愛山林反纜車」、「牽手無礙親近自然」等運動;2006年赴阿帕拉契山徑學習手作步道,返國後推動步道志工與無障礙步道運動,致力正向循環的社會運動與公私協力決策參與機制,倡議人人動手改變世界之信念。

六、講座簡介:

徐副執行長倡導的手作步道,是近年國際間極受矚目的綠色運動。源於美國國家步道阿帕拉契山徑步道志工的經驗。透過「手作之道」,我們也得以親近自然、徒步走上歷史——細細領略古道上行走的先民生活史、了解地質土壤與植被形成的自然史、觀察大自然的作用力與人的需求,而「就地取材」發展出來的工法智慧、敬重山林萬物的生命觀,更形成了一個正向又永續的循環——手作步道,正是人與自然關係的最好註解。

七、講座時間:110/12/08 (星期三)  10:30 ~ 12:00
八、地點:國際大樓IB-510-2
九、講座福利:集點摸彩送抽3C禮品 (查看詳情)、心得徵稿送禮券(查看詳情)、填寫講座問卷抽禮券(查看詳情)


講座摘要 (獲獎心得)

「人們渴望親近自然,卻沒有辦法100%的接受自然。」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在講座上這麼說,「人們說要親近自然,卻使用人造的材料、步道、營區等,把自然環境整治得服服貼貼後才敢與其接觸。」講座當中,徐副執行長秀出了一張張人為建物與自然環境共存的圖片,進而與我們分享在這當中他產生的問題意識:人們說愛大自然,究竟會不會愛「死」大自然?在人與自然共存的時代,人與環境之間,究竟誰應該是主體、誰應該是客體?


以步道來舉例,一般民眾會去走的步道通常都是由里長、政府單位經過企劃、評估、設計,最後找到承包商後開始施作的、不見得對於環境友善的步道。步道的設計師甚至不一定要自己走過步道施作的路徑,而是只需藉由數據量測、經驗判斷後即可產出設計圖,再交由相關單位施作。徐副執行長語重心長地說:「這樣的步道並不符合手作步道的精神,但事實上這是整個系統上的問題」


早期徐副執行長也曾經加入過「刷青苔救古道」、「愛山林反纜車」等抗爭運動,試圖藉由這樣的抗爭,保留原有的自然環境,但這些抗爭通常最後的結局都很悲壯。原因是,人民是看到要施工了之後才知道要蓋建物,但是政府單位在前期已經作了企劃、評估、設計的流程,要政府全盤的翻案是有難度的。


在演講過程中,徐副執行長也分享了香港民間團體、政府相關機構諮詢的案例,石屎化(香港水泥用語)的步道型態並不受到香港民眾的喜愛。但是在台灣,很多人會因為沒有建立水泥步道,就認為已經沒有「路」。有趣的事情是,有些水泥步道就算已經建造完成,卻不能夠避免步道被人們用踩踏的方式拓寬,傷膝蓋、雨天造成的濕滑,也是在走步道的時候會考量的問題,有民眾會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貼上胎皮、放上止滑墊,但這樣除了不符合手作步道以大自然為主體的精神,也變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問題。


為了能夠讓更多民眾能以大自然為主體的方式思考,徐副執行長去到美國學習用自然的造物製作步道、藉由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推廣相關知識、舉辦步道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培訓步道師與志工,除了讓團隊能夠保持專業素養之外,也能夠讓一般民眾、政府機關有共同可以參與的地方,讓台灣的步道環境可以越來越好。

瀏覽數: